2014年1月16日 星期四

很好的酸文

打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酸民打臉時間: 發出一篇廢文之後的分析師,是人才還是廢材? 

  [複製鏈接] 查看: 51296|回覆: 24

1樓
酸民007    
主題 35 好友 0 積分 321
    發表於 2013-10-30 20:29 |只看該作者 發訊息 
一般會員 倒序瀏覽
舉報
hitface.png 

今天酸民我打開電腦,眼前就跑出了一篇文章,是商周的專欄,叫啥米一個分析師的閱讀時間。看完之後,我覺得這個專欄名稱取得真好,因為這個分析師還真的很需要閱讀,因為程度太差,很需要密集進修一下。免得重蹈之前一篇戰彭明輝的文章戰力貧弱,被網路鄉民完爆的覆轍。

然後這個不用功的分析師這次寫的文章叫做 丟出一隻鞋之後的台灣:嚇跑人才,留下廢材。也難怪這個分析師會這樣認為,因為按照這篇文章看來,他大概是屬於標題裡的後者,所以從 OO 的眼中看來,所有的東西都是 OO,所以也難怪他會下這樣標題了。

接下來,就是打臉時間登場

丟出一隻鞋之後的台灣:嚇跑人才,留下廢材

[原文一二段]
有人記得王金平是因為哪個法案被用水桶蓋住頭嗎?或者,有人記得李登輝為什麼被潑紅墨水嗎?大眾不會記得這些,只會記得一瞬間的畫面:水桶蓋頭、墨水淋身。你記得馬英九首次被丟鞋是在什麼時候,又是因為什麼事件嗎?我們都忘了,但那其實只是去年的事情。再換個故事,十年、五年後,又或者一年後,你會記得劉政鴻在2013年9月是因為什麼事件被丟鞋嗎?或者,你會記得那個丟鞋的學生叫做陳為廷嗎?

陳為廷應該是當下全國知名度最高的大學生,他並非因為有什麼特出的表現成為台灣之光人人讚許,而是因為多次衝撞體制因而評價兩極。他多次採取激烈手段贏得新聞版面,支持者認為他是見義勇為的英雄,反對者認為他不過是個沒有家教的小屁孩。當然這些說法都有很多情緒,暫且去掉情緒,我們應該問的問題是:為什麼非得採取激烈的手段?這些手段能帶來其所期待的效果嗎?


[鄉民打臉時間]

看了標題,當然知道這是一篇談丟鞋的文章,而且是說丟鞋會讓人才流失。當然,這是這位分析師的個人意見。到目前為止,酸民先不做評論,讓我們繼續往下看,看看這位分析師有沒有辦法提出支持他文章標題的論點。

接下來是文章的前兩段,一開始你當然會覺得莫名其妙,為什麼這篇談丟鞋的文章,要問你記不記得誰幹了什麼事? 其實這邊就是一個詭計,考慮到一般人記性都不太好的情形,分析師先丟了一些你可能不會記得的問題,如馬英九首次被丟鞋是什麼時候,來在你的腦袋中創造一個叫做"對啊,這些事我都不記得"的模糊意識,然後就進入這個分析師的重點,問你"五年後你會記得丟鞋的人叫陳為廷嗎?"。透過前面一堆答案是你不記得的問題,讓你毫無思考的覺得,最後一個答案也是"不記得"。如果他問的問題是你會記得你破處的對象是哪一位呢? 酸民我想大家應該都會記得很清楚吧。

而這個分析師為什麼要做這件事呢? 因為他想要讓你在不知不覺間建立以下的公式 " 不記得 = 不重要 = 錯誤的行為 = 丟鞋"。而這個過程,是透過欺騙你的腦袋來做的,而非真的跟你講道理。為的是要在文章一開始就建立一個思考的錨點,讓你覺得 陳為廷丟鞋=五年後不記得=失敗、錯誤

作為一個分析師,不好好講述道理,一開始就用這種洗腦賤招,而且還這麼容易被識破,真是失敗中的失敗。而且說實話,酸民我五年後,絕對還會記得丟劉政鴻鞋子的是陳韋廷。五年後記不起來的人,說真的,你問他馬英九是男的是女的他也不一定答得出來。

[原文三四五段]
陳為廷的主要論述向來緊扣著民主與正義──很庶民的那種。嚴格說來,陳為廷沒有什麼「論述」,理論基礎與推理邏輯都非常薄弱,說穿了就是不懂經濟又愛評論經濟、不懂教育又愛評論教育的大學生水準。但這其實也不要緊。在民主社會中,每位公民都有發言的權力,我們都希望提出更多現象與事實,並且透過平衡各種不同的論述,得到更趨近真實的答案。然而,我實在看不出陳為廷有試著「聽」別人說什麼,他只是非常狂妄地說自己想說的話。


我不想陷入什麼教養不教養與是否應該求真的辯論當中,但我認為民主最重要的精神,就是一種想與世界溝通的熱情。退個一百步來說,我認為衝突其實可以是一種溝通方式,但想跟人溝通的衝突與不想跟人溝通的衝突當中仍存在差異,關鍵在於「是否願意被對方說服」。溝通不只是妥協的過程,而是互相改變的過程;認為自己不需要改變的人,從一開始就已經關上了溝通的大門。


以蔣偉寧事件而言,那就是一場「不想溝通的人不斷說話,想溝通的人只能閉嘴」的三流戲碼,完完全全違反民主最重要的精神。不要說什麼那是民主精神、求真的精神,一個從頭到尾都覺得自己是對的、精神面又充滿負面能量的人,恰好與「真」背道而馳。我想這並不是一個自稱懂民主的人該有的表現。

[酸民打臉時間]
在這三段,我們可以看到這個分析師更加失格了。這個分析師一開始就幫陳為廷貼標籤,說陳的論述理論基礎薄弱。身為一個分析師,沒有指出他的論述中哪個部分基礎薄弱,而直接就幫陳冠上一個大帽子,簡直就是丟盡全天下分析師的臉。所謂的分析師,好歹要從一堆資料裡面,分析出邏輯,最後推導出自己的結論。哪有分析師是連分析都不做,就可以直接導出結論的? 神棍大概可以做得到,難道這個分析師是起乩之後,聽到神明說陳為廷的論述基礎薄弱? 那酸民我要勸這個分析師趕快去開宮廟,賺得比分析師多好嗎?

然後這個分析師又說陳韋廷"不懂經濟又愛評論經濟、不懂教育又愛評論教育的大學生水準",但是看了這個分析師自己部落格上被打臉的文章,酸民我倒是覺得這兩句話比較適合這位分析師啦。不知這個分析師是哪個學校畢業的,實在有點丟該學校的臉就是了。

但基於慈善,酸民我還是要安慰一下這位分析師,你替學校丟的臉,絕對不會比馬英九替哈佛丟的臉多,放心。
至於拿陳為廷教訓"蔣偉寧"的質詢,說陳為廷不願意溝通,不懂民主精神。酸民我實在建議這個分析師要多做點功課,不要評論自己不清楚來龍去脈的事(有沒有學得很像?)。蔣偉寧之前根本不理會學生訴求,質詢時又說謊,才被陳為廷電的。依照民主政治的精神,官員說謊該不該被痛罵? 酸民我就請看到這篇文章的你自行作答了。

[原文六七八段]
當然,我完全可以理解陳為廷看劉政鴻就是個無賴、馬英九就是個懦夫,這些高官居其位不謀其政,自然會有許多憤恨不平的情緒;我也完全可以理解陳為廷一股怨氣無處發洩的心情,抓起什麼就直接丟過去。然而,除了洩憤之外,民主應該要有更多,例如論述。你記得陳為廷在完全違反質詢體制的情況下,對教育部長蔣偉寧的提問與訴求是什麼嗎?如果大家都忘了,只記得一張年輕但卻充滿憤怒、仇視與敵意的臉,用激昂的語氣把溫厚的蔣偉寧批到一文不值,那麼那些訴求就都死了,只有負面情緒活著。留下道理或者留下情緒,是很重要的事情。爆烈的情緒可以攫取眾人目光,但沒有人會記得憤怒的人說過什麼,只會記得情緒。


如果只是記得情緒還好,像這樣污衊人的做法,長期下來卻會讓賢良之士不願為官。越來越多朋友跟我抱怨,怎麼台灣經歷十幾年民主政治之後,檯面上優秀的政務官與事務官越來越少、不入流的政客越來越多?這道理很簡單,因為真正出色的人需要受人尊敬,但台灣十幾年來人民對政治人物的羞辱、政治人物對政治人物的羞辱,早就把優秀的人都逼到企業或者國外。少數學者或許還存有天真的期待,但真正上台之後,也只能不如歸去。這是一個非常強大的反淘汰機制,而且從目前的社會氣氛看來完全沒有轉正的可能性。

我相信陳為廷覺得自己很正直,只是想教訓教訓這些「爛官員」,但依照這種激進的狂暴的作法,最後只會把他所期待的人通通都嚇跑。或許,他認為早晚有一天自己也會是政治明星,因此忍不住就鋒芒畢露。

[酸民打臉時間]

第六段一開始,這位分析師想表達同理心,說能夠理解陳為廷的心態。在這裡,這個分析師想要一箭雙鵰,一是提升自己的高度,把自己在讀者心中位置提升到比陳為廷高的位階,二來,可以把陳為廷塑造成只有情緒的笨蛋。然後最後再說,「沒有人會記得憤怒的人說過什麼」,要把陳為廷丟鞋事件蓋棺論定。

實際上,先不談這位分析師很明顯有記憶衰退的毛病(否則怎麼整天覺得別人記不住東西呢),讓酸民我偶爾也扮演一下客觀理性的角色 - 以陳為廷的案件來說,如果他沒有丟鞋,他想表達的東西會更容易被記住嗎? 我想,別說被記住了,連被聽到的可能性都沒有。

而這位分析師明顯忽略了這部分的事實,訂了個簡單的公式(激情=沒人記住=錯誤),然後把陳為廷丟鞋這件事硬套到公式(丟鞋=激情=沒人記住=錯誤),而從來沒有想過這個公式是否涵蓋了這件事的全貌。用過度簡化的公式,自然只能得到令人發笑的答案,這種分析師實在不太合格。

接下來,第七段就是分析師要導出本文標題的重點了 - 嚇跑人才留下廢材。這絕對是這篇文章的最高潮吧?
可惜分析師再次讓鄉民失望了,這段論點一點也不精彩,就像林口的新建案一樣。

分析師在此的論點是

這道理很簡單,因為真正出色的人需要受人尊敬,但台灣十幾年來人民對政治人物的羞辱、政治人物對政治人物的羞辱,早就把優秀的人都逼到企業或者國外。少數學者或許還存有天真的期待,但真正上台之後,也只能不如歸去。

當然,酸民猜這位分析師絕對沒有聽過下面這句格言 - 尊敬是贏來的,不是白白奉送的 (Respect is earned, not given)。真正出色的人,會自己贏得尊敬。舉例來說,央行總裁彭淮南,就自己贏得了絕大多數人民對他的尊敬。

而對於那些言行上都不值得尊敬的官員,硬要給他們尊敬,才是侮辱了尊敬這兩個字。

現在的大多數政治人物,為什麼沒有受到尊敬?? 很簡單,因為他們不值得尊敬。搞出遠通ETC弊案的交通部值得尊敬嗎? 搞出假借科學園區之名行炒房之實最後害死人的劉政鴻值得尊敬嗎? 關說酒駕拍桌罵女警的張通榮值得尊敬嗎? 當學者時說一套當院長時做一套的江宜樺值得尊敬嗎? 明顯濫權監聽的黃世銘跟特偵組值得尊敬嗎? 當然,還有一位幾乎當初競選時的承諾幾乎都快跳票光光的總統,值得尊敬嗎?

如果這位分析師的尊敬這麼廉價,上面這些人都可以贏得,酸民我也無話可說。但本酸民的尊敬並不便宜,所以以上諸位都沒有辦法得到我的尊敬。

[原文結尾]

再換個角度思考,這種以衝撞出名的政治人物有哪個有什麼好下場嗎?所謂水能載舟亦能覆舟,今日是手執名為「民意」聖劍的英雄,明日也可能是死於「民意」魔劍的怨魂。所以我們也可以看到,許多政治人物為了永遠跟「民意」站在同一邊,因而忘了怎麼說真話。如果這就是我們要的民主,偏頗、搖擺、情緒化,那麼我們確實用將近二十年的時間讓台灣的政治轉變成這個樣子,這就是我們用選票以及輿論創造出的世界。陳為廷這個人本身如何真的不那麼重要,但他象徵的台灣1980年代的激進主義如果不消失,台灣整體水準停留在1980年代,也只是剛好而已。


[酸民打臉總結]

最後的總結,因為前面的論點毫無邏輯可言無法整理,所以分析師在這邊也只好再新扯一個論點,說敢衝撞的沒有一個人有好下場,來佐證丟鞋是錯的這個他想證明的事實。但是實際上,敢衝撞的人很多人都幹得不錯啊,孫文當年衝撞,推翻滿清(別跟我扯說其實他功勞很小,這我知道),毛澤東衝撞,搞出了中華人民共和國。這些人的衝撞,可不是丟丟鞋而已,而是子彈飛過來飛過去呢~~~

接下來,分析師再次回到文章一開始的貼標籤手法,說這樣的民主是偏頗、搖擺、情緒化、停留在1980年代。當然,打臉的招數不能重複用,用第二次就會被看穿,所以酸民就不再次重複這個分析師完全沒有任何證據或推理就直接貼標籤的拙劣寫作手法。以酸民我的角度來看,與其說陳為廷這樣的民主停留在 1980 年代,還不如說這位分析師的批評才是停留在 1980 年代,充滿威權與保守主義。

如果這樣的人都能作分析師,那也難怪台灣的整體水準一直停留在 1980 年代了。

PS.
請問這位分析師在哪邊工作? 拜託有內線的人告訴我,我絕對不敢去買那家基金公司的任何投資商品啊~~~

PS2.
陳為廷跟蔣偉寧的影片原委
短版 http://www.youtube.com/watch?v=G55pKaI7CC8
長板 http://www.youtube.com/watch?v=PnaNftH8X18

PS3.
賣輸 Xbox360

PS4.
快出了

作者簡介

酸民007,19XX 年生,大學主修吵架邏輯輔修法學漏洞,研究所投入酸學工程研究,具有理學院、法學院以及工學院三個學院的知識背景,行文以機車定錨,力圖酸死世界萬物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