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2月11日 星期二

开罗宣言


中共纪念《开罗宣言》基调生变 日本首当其冲

【多维新闻】121日是《开罗宣言》发表70周年纪念日,作为奠定中国大 国地位的国际法律文件,中国官方连日来对此进行了大规模的纪念。《人民日报》、中国中央电视台等官方媒体纷纷发表文章阐述中国的立场。与《开罗宣言》发表 60周年纪念时,中国官方的宣传矛头指向台独不同,此次中国官方媒体开始集体炮轰日本在钓鱼岛问题上的立场,高调宣示《开罗宣言》是中国拥有钓鱼岛主权的法理依据。

分析人士认为,这种着眼点的不同反映了中国时政焦点的变迁。2003年陈水扁执政台湾不断鼓吹独立,
大陆面临着管控两岸稳定现状的巨大政治压力,在2005年大陆甚至出台了《反分裂国家法》。眼下日本成为中国批判的对象,反映了中日共同安全利益崩溃,进入全面对抗的国际现实。

也 有观察人士指出,2003年时日本突破战后秩序以及钓鱼岛主权纷争已经存在且日趋激烈,但当时无论是历史问题还是钓鱼岛问题,都没有成为中日关系的大问 题,中国纪念《开罗宣言》时专攻台独,并没有提及对日本的批评。2003年时台独问题严峻,而目前独立思想在台湾也有一定市场,中国却把矛头集中指向日本 而忽略台湾。这反映出中国自身在对日本斗争中的弊端,当时政治对大是大非问题的干扰太强烈。

《人民日报》121日在一贯刊登国际新闻的第三版,用四分之三的篇幅刊登《只有正视历史 才能开创未来》、《<开罗宣言>之条件必须实施》两篇文章,强调《开罗宣言》确认了日本发动的对华
战争和 太平洋战争的侵略性质,宣示了中、美、英三个大国联合对日作战的目的和宗旨,规定了促使日本无条件投降的惩罚性措施,明确规定日本所窃取于中国之领土,例 如东北四省、台湾、澎湖群岛等悉数归还中国。其后发表的《波茨坦公告》第八条也明确规定,《开罗宣言》之条件必将实施。文章认为,《开罗宣言》是确定战后 国际秩序和日本领土范围所有法律文件的母本,日本不服也得遵守。

中国中央电视台121日在晚间730分的黄金档《焦点访谈》中聚焦《开罗宣言》发表70周年,引用中国社科院日本研究所所长高洪、清华大学日本问题专家刘江永等专家的观点,宣誓《开罗宣言》之条件必将实施、钓鱼岛是中国领土的立场。

《人民日报》122日在第三版用一半以上的篇幅刊登《开罗宣言》发表70周年纪念文章。其中德国东亚问题专家卡尔·皮尔宁认为,日本须遵守《开罗宣言》和 《波茨坦公告》,在《开罗宣言》发表70年后的今天,日本首相安倍晋三试图修改日本和平宪法,这是公然对《开罗宣言》和《波茨坦公告》精神的侵犯。在安倍 的现行政策下,未来存在着日本在军事上进一步壮大的危险,这是对战后国际秩序与和平主义精神的破坏。

韩国中央研究院教授李完范称,《开罗宣言》宣示了盟国协同对日作战的宗旨,承诺了处置日本侵略者的安排,即为针对发动侵略战争的日本的一种警告性宣言。该宣言明确规范了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东亚 地区领土归属和战后秩序,是战后第一份官方声明日本领土范围的文件。《波茨坦公告》规定日本军队应完全解除武装,但是如今的日本却妄想再武装起来,这充分 彰显其欲否认《开罗宣言》和《波茨坦公告》、重蹈侵略覆辙的野心,也表现其回避历史、不知反省的执拗。

《人民日报》海外版122日刊登望海楼评论文章认为,《开罗宣言》不仅像一块镇妖石压在日本军国主义者身上和心上,而且像一面高悬在日本面前的照妖镜。用这面镜子照一照日 本,就很容易发现,日本是个坏孩子,至少在三个方面违背《开罗宣言》精神的道路上越走越远:一是否定和美化侵略战争;二是打破和平宪法的束缚;三是企 图固化对钓鱼岛的窃据。

1945
年开罗会议召开时,中国首次以大国的身份亮相国际舞台,中国时 任领袖蒋介石被称为与会的三巨头之一。中国历来都非常重视对《开罗宣言》的纪念。10年前的2003年,中国官方也曾纪念《开罗宣言》发表60周年。《人 民日报》20031128日刊文指出,60年来,《开罗宣言》始终是中国人民捍卫国家领土和主权完整,反对台湾与大陆分裂的法律武器。鼓吹一中一 台台湾独立的人们否认《开罗宣言》的法律性质和法律效力,在法律上不足为据。

《人民日报》第二天1129日发表题为《〈开罗宣 言〉确立了一个中国原则不可动摇的国际法基础——驳所谓〈开罗宣言〉无效论》的署名文章,称《开罗宣言》明确规定台湾、澎湖列岛等归还中华民国。 当时的中国只有一个,所谓归还中华民国就是归还中国。正如历史所表明,两年后即1945815日,日本侵略者宣布无条件投降,作为战胜国的中华民 国政府派员于1025日在台湾省台北市主持受降仪式,宣告自即日起,台湾及澎湖列岛正式重入中国版图,所有一切土地、人民、政事皆置于中国主权之下。至 此,台湾重归中国主权管辖。这一事实证明,历史已按照《开罗宣言》永久地确立了海峡两岸同属一个中国的原则。

《人民日报》作为
中共机关报,一直以来是中国立场的风向标,与10年前中国官方将驳斥台湾独立作为纪念《开罗宣言》的着力点不同,今年《开罗宣言》70周年中国将矛头指向了日本。

上 述观察人士认为,一直以来,中国的一切历史问题斗争,服务于中国的整体战略布局和当下政治判断。中国总是根据眼下问题决定事情的着重强调点,殊不知这往往 造成对问题的忽视和遗留。以往纪念《开罗宣言》着重批判台湾忽略日本,今天着重强调日本而忽视台湾问题,这并不利于人民对《开罗宣言》全部意义的理解。事 实上只有全面客观地指出历史,而非选择性地呈现历史,才能够更好地继承历史。

上个世纪六七十年代,虽然当时中国政府严正指出:承认不承认 日本军国主义侵略中国的历史,是两国关系中的一个原则问题,但出于从安全利益层面的考虑以及与日本共同面对苏联威胁的需要,中国在具体的历史问题上并没有 坚持到底的抗争。对于俄日争议岛屿,在七八十年代中日蜜月期,中国曾经将其称为日本用语南千岛群岛,批评苏联霸权主义外交。而苏联解体中俄关系正常化 后,现在中国官方广泛采用北方四岛的名称声援俄罗斯。而
美国自二战以来无论是苏联强盛时期还是俄罗斯时期,都反复对日本强调《美日安保条约》不包含北方四岛。

因势利导、因地制宜这些准则的确是解决问题的好思路,不过 中国需要在历史问题上亮明立场,而不是根据形势的发展掌握与日对抗的弹性。这样的投机心态只会导致问题不能完全解决,成为永远不能痊愈的脓疮。从二战结束 以来历史问题给中日关系造成的影响看,中日之间要想真正和解,需要彻底清算历史。中国需要明确日本正视历史的立场,需要指出清晰的对日诉求,需要给日本树 立一个反省历史的标杆。


時間:20131215日(日)10:00-12:00
地點:台大校友會館3A會議室
記錄:夏潮聯合會政治經濟研究室
主持人:
吳榮元(兩岸和平發展論壇召集人、勞動黨主席)
王曉波(世新大學教授、《海峽評論》總編輯)
與談人:
陳鵬仁(中國文化大學日本所與史學所兼任教授)
張麟徵(台灣大學政治學系名譽教授)
邵銘煌(政治大學)圖書資訊與檔案學研究所副教授
陳福裕(《兩岸犇報》社長)
吳榮元:
當前在東亞地區製造緊張關係的,就是日本與美國。關於台灣地位問題、兩岸政治定位問 題,以及當前東亞地區最緊張的東海爭議,在《開羅宣言》中都有非常明確的規定,我們今天在這裡紀念「開羅宣言七十週年」,就是要提醒當年牽頭召開開羅會 議,並負責起草宣言的美國,不要忘記當年的講的話,也藉此提醒日本要誠實的面對自己的戰爭責任,不能忘卻歷史的教訓。
台灣屬於中國的領土,是有歷史事實與國際法理的依據,《開羅宣言》就是見證。大家對馬 政府提出「親美、友日、和中」的說法習以為常,這是因為大家在中美與東亞關係和緩之際,不加以計較。現在面臨美國「重返亞太」戰略所形成的地區緊張,問題 是台灣在「中/日/美」對抗關係之中,應當如何自處?
我們應從現實出發來提醒台灣社會,特別是兩大政黨,兩岸關係很難得才取得共識,在「一 中框架」的基礎上建立政治互信。只要依照「一中框架」與大陸來往、不違反「兩岸同屬一個中國」原則,就算美國也不能指指點點。台灣社會應該把握東亞爭議的 現實處境向大陸表態,就算沒有直接簽訂有形的和平協議,只要從民族大義、捍衛領土主權的立場間接表態即可。如此一來,台灣當局對大陸與台灣社會可以有所交 代,對美日也有立場,也可以讓兩岸關係和平發展得以繼續前進。
陳鵬仁:
《開羅會議》對台灣來說非常重要。如果沒有堅持到底的抗戰、獲得最後勝利,台灣也不可 能歸還給中華民國。1945815日,日本接受《波茨坦公告》無條件投降,而《波茨坦公告》的根據就是《開羅宣言》。《開羅宣言》講得非常清楚:「日 本所竊取於中國之領土,例如東北四省、台灣、澎湖群島等,歸還中華民國」。
1941623日羅斯福向正在美國演講的蔣夫人表示,很願意與蔣介石商談戰後新局 勢的問題。本來,美國的意思是打算找蔣介石、邱吉爾、斯大林等國家元首一起來談,但蔣介石不想和斯大林談,所以改為兩階段進行。因此,《開羅宣言》要等到 邱吉爾、羅斯福和斯大林隨後在「德黑蘭會議」的見面之後,也就是6天之後才發表。
也有人說《開羅宣言》根本沒有蔣介石、羅斯福和斯大林的署名,所以沒有國際法效力。這 個說法是完全錯誤的。在國際法的慣例上,如果國家元首之間形成共識而發表宣言,就俱有國際法的約束力。尤其是日本投降的時候,是無條件接受《波茨坦公 告》,而《波茨坦公告》第八條載明:「《開羅宣言》之條件必將實施」。《開羅宣言》與《波茨坦公告》必須放在一起來看。
1951年的《舊金山和約》,為何大陸與台灣都沒有參加?主要是因為當時中國在打內 戰,有兩個政府,一個在大陸、一個在台灣。英國和蘇聯支持大陸參加,美國卻因為韓戰,把中華人民共和國視為主要敵人,所以不同意大陸參加。後來美國國務卿 杜勒斯找英國外相商討,大家各讓一步,所以兩岸政府都未能出席舊金山和會。很多人都質疑《舊金山和約》第2條:「日本放棄對台灣、澎湖之所有權利、名器與 請求權」,說日本只有放棄,而未明言放棄給誰?主要的原因就是兩岸政府都沒有參加,所以無法載明。
最近中國大陸發表「東海防空識別區」,這當然是為了把釣魚台劃進去,目的是要對付日本,日本的背後是美國在支持。至於,台灣跟大陸未來的關係將如何發展,我個人認為這是時間的問題,還是會和平統一,這不是好壞或對錯的問題。
張麟徵:
二戰結束之初,美國還在國共之間斡旋,韓戰爆發之後,美國的東亞政策做了非常大幅的調 整。本來美國的「西太平洋防線」,韓國與台灣都不在其中,韓戰爆發之後,美國將南韓與台灣都劃入其防線,又提出所謂的「台灣地位未定論」,為美國介入兩岸 軍事衝突留下國際法的伏筆。今天中國大陸的崛起,成為美國新的夢魘。根據西方經驗,一個大國崛起一定會對既存大國構成非常大的威脅,雖然中國大陸領導人說 「太平洋兩岸夠寬闊,容納得下中美兩個國家」,但是實際上美國不是這麼想的。所以,現在美國要「重返亞洲」,推出「東亞再平衡政策」,扶植日本與韓國來牽 制中國大陸,台灣也是其中一個棋子。
過去,中國大陸害怕「中國威脅論」被過渡渲染,所以一直隱忍。等到日本將釣魚島「國有 化」之後,中國大陸以行動展示護衛釣魚島主權決心,所以劃定「釣魚島領海基線」,從海面上建立海洋法的地位;又推出「東海防空識別區」,從空中建立中國大 陸空軍飛越釣魚島的合法性。這些動作明明是防衛性、跟進性的,美國、日本、加拿大、法國、澳洲等國家都宣布防空識別區,這些國家劃設之前,也都沒有向其他 國家諮詢過,為什麼中國大陸就非得要跟其他國家諮商呢?這是非常不公平的說法。
我們建議中國大陸在釣魚島問題上,能夠有理有利有節,在捍衛釣魚島主權時,光談釣魚島 是不夠的,還必須把琉球問題搬出來。根據《開羅宣言》、《波茨坦公告》與《日本伏降文書》,琉球群島的主權屬於日本是不對的。現在談琉球的法律歸屬,不是 說我們對琉球有覬覦之心,而是說當時沒有透過聯合國憲章所規定的,在結束軍事託管之後,由當地民眾自決。所以琉球問題一定要鬧大,讓美國與日本覺得頭疼, 否則美國與日本就會找中國大陸的麻煩。
台灣在東亞的變局之中,到底要採取什麼樣的立場?站在台灣的立場,我不得不說,我對馬 英九是非常失望的。馬政府現在還是接受一中框架,在此框架之下有兩個政府,馬政府當然希望中華民國政府代表中國,大陸當然希望由自己代表中國。但是政府就 是朝代的名稱,中華民國、中華人民共和國都是朝代,這跟前面的清朝、明朝、元朝、宋朝都是一樣的,只是朝代名稱,中國是永遠存在的。針對釣魚島問題,馬英 九也許有美國和日本的壓力,不方便公開表態在釣魚島和南海諸島上要和大陸聯手對外,但對於中共捍衛釣魚島的主權、建立東海防空識別區,馬政府在那裡「遺 憾」什麼?大陸為什麼需要跟我們諮商呢?這是非常荒謬的立場,主要就是為了討好美國,要「親美、友日」。
至於台灣將來往何處去?從大局來看,台灣一定會回歸中國,和平的回歸與統一,這是兩岸 共同的願望。從國際趨勢來看,美國正在式微,中國正在崛起,將來總有兩條線交叉、達到平衡點的一天,所以台灣若是為自己的前途著想,就因該堅持和平統一。 台獨是非常荒謬的一群人,我們經濟上倚賴大陸,可是心都向著美國、日本。從樂觀的角度來說,台灣是移民社會,可塑性高,不要以為鐵桿台獨永遠都是鐵桿,他 們在台灣是鐵桿,到大陸就完全不鐵桿了。如果有一天情勢一面倒,台獨必須放棄自己的立場,就會出現很多的「辜振甫」,他們是可以改變的,所以我對台灣的前 途不那麼悲觀。
邵銘煌:
昨天嫦娥奔月成功,這是繼美、蘇之後,實現月表軟著路的航太第三強權,在這個時機來紀 念《開羅宣言》70周年,我覺得是非常恰當。《開羅宣言》有很重要的歷史意義,中國經過6年抗戰,在開羅會議之中已經成為四強之一。雖然有人說當時的 「強」有點虛,但那是中華民族百年來非常重要的轉捩點。開羅會議之後,雖沒有實現中國的強大,但在21世紀一定會實現。
開羅會議在1943年召開,那一年是中國抗戰沸騰的一年,經過6年艱苦抗戰,已經達到 了非常重要的歷史關鍵點。1943111日,中美、中英平等新約在華盛頓簽訂,中國一百年來所受的不平等條約終於廢除了,這是中華民族在國際地位上獨 立平等的宣示。就在這一年,26月蔣夫人訪問美國,引起旋風;1010日,蔣中正就任國民政府主席;1030日,美、英、蘇、中四國外長在莫斯科簽 訂「普遍安全宣言」(又稱為「四強宣言」),確立中國作為世界四強的地位;112128日,美國參眾兩院通過廢除限制華人移民法案,這是對中華民族頑 強抗戰的肯定與回饋;1123-26日,開羅會議正式召開,這是中國國際地位達到頂峰。
《開羅宣言》是1943121日在華盛頓、倫敦與重慶同時發布,內容在會議過程中 是絕對機密,主要是有安全考慮,決定戰後對日本侵略者的懲罰。羅斯福一直希望將中國變為強國之一,他在1123日上午主持開羅會議第一次會議,明白指 出:「本會為歷史性之會議,因本會為四國宣言之具體化。」而蔣委員長想要打敗日本、收復台灣、讓高麗(朝鮮)恢復獨立,不是只有在開羅會議才提出的主張, 這是他一直從抗戰以來的理念,他的日記和重要講話都一直在宣示,因此蔣先生把握了三國領袖共同召開開羅會議的機會,保證其理想實現。
當時台灣同胞對開羅會議與《開羅宣言》的成果感到振奮。新聞見報後,台灣革命同盟會 (在祖國參加抗戰最重要的台灣人組織,1941年成立)主任委員謝南光對中央社記者發表談話,稱今後革命工作必將臻入一嶄新階段,唯有加緊組織敵後武力, 以協助國軍,爭取勝利。又向記者出示台灣革命同盟會呈蔣主席致敬電,云:「頃見報載開羅會議之大成功,台灣等地歸還中國,凡我台胞同深感奮。如蒙鞭策,願 效馳驅。」表示在祖國參加抗戰的台灣同胞非常振奮。現在這些台獨有捍衛過台灣嗎?有替台灣犧牲過嗎?反而這些為台灣光復、與祖國併肩作戰的先進付出了生命 與心力,才是值得我們尊敬的。
陳福裕:
二戰期間,美國總統羅斯福對戰後國際秩序設想,是以「大國合作」與「集體安全體系」為 核心,「開羅會議」以及聯合國安全理事會「大國一致」的一票否決權,就是這種「大國合作」的體現。但是,隨著戰後冷戰架構的形成,以及中華人民共和國的建 立,《開羅宣言》所體現的大國合作精神,以及《開羅宣言》所框定的戰後東亞秩序,就遭受到一連串的破壞:
第一次破壞是1951年的《舊金山和約》。戰後美國在東亞戰略上,原本是希望透過「中 國日本美國」合作來共同對抗蘇聯,同時拆遷日本工業設施作為實物補償,讓日本退回到1930年的工業水平,使之不再能威脅亞洲的安全。這個戰略架構在 韓戰爆發後,就轉換為「東南亞日本美國」聯手壓制中蘇聯同盟,才有了「舊金山對日媾和會議」的召開。《舊金山和約》最重要的是體現了美國要重新武裝日 本的企圖,因此,美國要求各國放棄對日戰爭賠償,同時推動日本復興計劃,將戰後對日政策的重點從「民主改造」,轉換成日本的經濟復甦。從此,《舊金山和 約》體系取代了「雅爾達體系」,冷戰「遏制政策」取代「大國合作」,成為東亞集體安全體系的戰略新指針。
第二次東亞戰略秩序的改變是在1972年前後,「美元/黃金兌換機制」的崩潰是主要的 原因,我把它稱為是「冷戰反共堡壘上鬆脫掉落的第一塊磚頭」。在這個調整戰略的過程中,中國大陸取得了和平發展的歷史機遇,納入世界分工,通過改革開放轉 型成為「世界工廠」。美國也迅速將自己調整成為一個財政與貿易雙赤字國家,讓出5%的國內市場,將「圍堵政策」與「貿易制裁」捆綁在一起,誰要是不配合美 國遏制戰略的要求,就對其進行貿易制裁。包括琉球問題、釣魚台管轄權問題、南海島礁問題,都是美國在此期間所埋伏下的戰略棋子,其目的就是讓東亞國家,誰 也不能跟誰搞在一起。
第三次破壞是最為核心的,即2009年美國的「重返亞洲」戰略。這是繼1972年來東 亞戰略調整之後最重大的轉變,其中當然有虛有實,我將之成為「戰略撤退前的戰術冒進」。東亞秩序正在調整建立一個以中國為軸心的區域網絡化結構,體現在幾 個核心部分,被美國認為是威脅其霸權的要害。首先是「東亞區域一體化」,包含以「東盟/中國10+1」、「中日韓自由貿易區」為基礎的「東盟10+3」以 及RCEP的「東盟10+6」等區域架構;第二個挑戰到美國的,是「中俄友好全面戰略伙伴關係」,其最核心的意義在於將帶動俄羅斯與中國合作,共同開發中 亞。最後,如果解決了中亞合作開發的問題,再通過中國大陸提出的四條歐亞鐵路,貫穿西歐與東亞,美國就算有全世界最強大的海軍、佔有全世界最主要的航海要 道,但是它還是與世界的兩大文明中心相隔兩大洋,只好被迫回去當美洲國家。
因此,我認為美國這次的「重返亞洲」,其目的是在壓制東亞區域一體化的形成,延緩或終 止人民幣國際化或亞洲區域結算貨幣的出現,是一場貨真價實的貨幣戰爭。要達成此目標,美國首先就是要遏止中國崛起:第一個就是加強美日聯盟,加強對日本軍 事武裝,希望日本共同承擔美國在東亞的防務;其次就是利用相關島礁的爭議,以製造區域緊張,誘使東亞各國,特別是中國大陸陷入軍備競賽。在此情形下,我認 為中國還是要保持「戰略耐性」,在釣魚台問題上既要做到「針鋒相對、順勢而為」,也要做到「鬥而不破」,最終回到「共同開發」。其次就是不能被美國引誘進 入軍備競賽,要把手騰出來,把自己的事做好,最重要是實現內需戰略轉型,朝向區域經濟一體化穩步前進。海峽兩岸也應該要儘快簽署和平協議,台灣絕對不能做 為美日反華的棋子。同時還要擴大安全架構,處理琉球問題,爭取琉球去軍事化,以確保亞太地區的區域安全。
王曉波:
《開羅宣言》確立了台灣的主權歸屬及其國際地位屬於中國,這是沒有問題的。美國對台政 策可以追溯到1853年,當時美國遠東艦隊司令Perry在基隆登陸,建議美國當局要佔領台灣。他認為,美國若能佔領台灣,就能控制東南亞海域的樞紐;如 果美國在台灣有一支充分的海軍,美國就能控制中國的沿海港口,進而就能控制中國。當時由於美國南北戰爭,Perry將軍的建議就只能被放進檔案。後來美國 轉為支持日本取得台灣,所以台灣割讓給日本,美國就是幫兇。馬關條約的條判,美國壓著李鴻章要割讓台灣,目的是要拉開日本與中國的關係,以台灣為餌,進行 「以日制華」的戰略。這個戰略一直到1941年珍珠港事變爆發才破裂。
1943年《開羅宣言》之前,還有一個背景,就是1942年美國成立遠東戰略小組,其成員George Kerr等人就提出了戰後台灣問題如何處理的意見。當時主張是要託管台灣,託管期間尋求台灣人政治領袖,經過住民自決,實現台灣獨立,但是這個意見沒有能夠被接受。
美國為什麼在《開羅宣言》答應把台灣、澎湖、東北四省歸還中國,當時遠東戰略小組背後 還有一個考慮,就是如果當時美國不接受蔣介石的主張,以當時中國抗戰的民氣,重慶的抗戰領導中心可能會瓦解,造成中國戰場結束。如此一來,中國戰場的日軍 就會加到太平洋戰場,加重美國軍事壓力;另一個可能,是中國戰場沒有瓦解,但抗戰領導中心就從重慶轉到延安,戰後美國就要跟延安接觸,美國寧願跟國民黨 玩,也不要跟共產黨玩。到現在為止,美國並不承認台灣是屬於中國的,在《上海公報》中,只講到「兩邊的中國人都主張只有一個中國」,如果兩邊的中國人有一 邊不主張,那《上海公報》就垮掉了。
《開羅宣言》指出:「日本所竊取於中國之領土,例如東北四省、台灣、澎湖群島等,歸還 中華民國」,其中有兩個名詞,一個是「竊取於中國」,當時《馬關條約》的中國是大清帝國;另一個是「歸還中華民國」,表示中華民國也是中國。現在國際上說 台灣地位未定,說台灣不屬於中國,其實《開羅宣言》很重要的一點就是承認大清帝國跟中華民國是繼承與被繼承關係,那麼中華民國與中華人民共和國其實也是繼 承與被繼承關係,只不過此繼承沒有完成而已。今天不管有效統治台灣的是中華民國政府,或是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台灣無論如何還是屬於中國的領土,經由《開 羅宣言》確定了這一點。
(本文原載《兩岸犇報》61期)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